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具有130余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院前急救、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和硕士研究生教学基地,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乡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敬老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22年获得市委、市政府“实绩突出单位”“优秀领导班子”荣誉称号。
发展规模
医院有总院、东院、西院3个院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持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深化“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的新格局。医院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600张。全院设处室163个,其中临床科室82个,医技科室36个,行政和后勤处室45个。正在建设中的东院眼科大楼,将为保定人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729人,高级职称人员624人,中级职称1554人,初级职称155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1人,硕士研究生1110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137人,保定新世纪学科带头人61人。在国家级以上任职22人,省级副主委及以上任职68人,市级主委任职65人,市质控中心主任17人。2021年门急诊量165.6万人次,年出院量10万人次,年手术量4万例,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医院引进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128排螺旋CT、3.0T磁共振系统、直线加速器、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造影、乳腺钼靶、数字化X射线影像系统(DR)、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仪、全自动化流水线(生化、免疫、血液、尿液分析)、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分析仪、串联质谱分析仪、超声电子内窥镜系统、主动脉球囊反搏、ECMO等大型设备,为精准高效的诊疗技术和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院在提供疑难、危重症诊治及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承担着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及保定市120院前急救服务功能。
医院是保定市远程医学中心依托单位,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相继与京津冀十余家知名医院结成协作单位,满足跨医院、跨地域的医疗协作需求,同时带动区域内医疗发展,最大范围内实现优质资源的惠民共享。
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三个院区”数据统一、标准统一的互联互通。门诊“一卡通”就诊、移动支付、院内导航、住院自助缴费等信息系统,方便了患者就医。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学科建设
医院现有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2个,河北省重点专科4个,保定市重点学科35个,保定市重点专科26个,保定市重点发展学科2个。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新膀胱术、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内植入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角膜移植、全飞秒术后透镜的再利用、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急诊脑动脉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人工心肺支持技术、DPMAS人工肝技术、超声支气管镜等先进技术,提升了区域内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引入骨科机器人、神经外科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等技术,标志着医院在多科领域跨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机器人”时代。
科研教学
医院是河北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河北大学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临床一线输送大量优秀实用型、技能型、研究型医学人才。
医院建有郭应禄院士工作站、晁恩祥名老中医工作室分站、河北省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建有河北省分子病理与肿瘤早期诊断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中医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期干预重点研究室等多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为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2021年获批科研课题92项,与京津冀大医院合作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5项,高质量SCI论文、实用新型专利等取得新突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聚集高层次人才、推动自主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高品质平台。
医院坚持“创新办院、人才兴院、科学理院、依法治院”的发展战略,秉承“尚德精术、和谐图强”的医院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京保区域医疗合作,以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打造医疗卫生大格局,提升区域医疗保障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