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简介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具有139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120院前急救、康复、社区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保定市急救中心、保定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保定市肿瘤医院、保定市眼耳鼻喉医院及保定市远程医学中心等卫生职能。是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级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县级医院骨干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敬老先进单位”“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医院规模
医院现有总院、东院、西院三个院区,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600张。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125个,行政后勤部门47个。现有职工4284人,其中高级职称923人,博、硕士研究生1300人,医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70%。培养“燕赵英才”174人,“三三三人才”70人,市管专家13人、市青年拔尖人才4人。现有国家级学术团体常务委员以上67人次,省级学术团体常务委员以上329人次,市级学术团体任常务委员172人次。医院加大医疗设备投入,拥有价值10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40台(套)。达芬奇机器人、直线加速器、SPECT/CT显像、眼科飞秒激光手术系统、全身骨骼三维建模成像系统、体外膜氧合器(ECMO)、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水线等,为精准高效的诊疗技术和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提供了有力保障。建有各类层流净化手术间63间,国内先进的复合手术室可满足多元手术需求。
2024年全年门、急诊服务量226万余人次,出院患者13.7万人次、完成住院手术5万余人次。在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中荣获A等级。
医院在提供疑难、危重症诊治及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承担着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及保定市120院前急救服务功能。医院是保定市远程医学中心依托单位,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相继与京津冀十余家知名医院结成协作单位,满足跨医院、跨地域的医疗协作需求,同时带动区域内医疗发展,最大范围内实现优质资源的惠民共享。
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三个院区”数据统一、标准统一的互联互通。门诊“一卡通”就诊、移动支付、院内导航、住院自助缴费等信息系统,方便了患者就医。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二)学科建设
医院不断优化学科体系建设,建成含有神经内科、普外科(含胃肠外科)、病理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单位,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病理科、检验科4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内分泌科、病理科、眼科等1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中医骨科、肿瘤科3个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有市级医学重点学科37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2个,通过学科发展带动区域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医院瞄准国内一流标准,大力培育高精尖特色技术,形成以微创、腔镜等现代化手术方式为主的诊疗模式,相继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荧光引导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羊膜覆盖治疗黄斑裂孔、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急诊脑动脉血管造影取栓术及支架植入术、人工心肺支持技术、人工耳蜗植入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食管上段肿物双镜联合经腹壁逆行STER、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等国内领先技术,显著提升了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加大构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体系,电子病历系统达国家四级标准。全力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全流程服务。
(三)科研教学
医院深耕专科建设,建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分站1个,河北省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1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7个,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医院不断提速“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建设,开展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七大专科Ⅱ-Ⅳ期药物临床试验。
2024年荣获省部级奖项2项和市厅级奖项26项。获批省、市级科研立项149项。发表学术论文321篇,其中 SCI论文103篇、双核心期刊18篇、中华医学会期刊21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4篇。获国家专利81项,完成专利成果转化2项。
医院是河北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承德医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华北理工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每年为临床一线输送大量优秀实用型、技能型、研究型医学人才。
医院坚持“创新办院、人才兴院、科学理院、依法治院”的发展战略,秉承“尚德精术、和谐图强”的医院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京保区域医疗合作,以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打造医疗卫生大格局,提升区域医疗保障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住培政策
(一)两个同等对待政策
【国卫办科教发﹝2021﹞18号】“两个同等对待”明确: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二)质量保障措施
医院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要求,规范开展学员培养工作。医院严格执行师资管理制度,保障师资教学质量。科室按要求开展教学查房、小讲座、病例讨论等活动,学员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管床、各项临床操作等教学指标。科室对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过程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出勤情况、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和参加业务学习情况等方面,保障临床实践效果,定期组织出科考核。医院定期进行教学工作督导,检查住培医师登记手册、住培管理平台的培养内容记录情况,督促住培医师的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保证学员学有所获,全面提升岗位胜任力。
(三)社会保障
社会招录的培训对象:培训基地与社会学员签订劳动合同,培训期间(36个月)培训基地为社会学员缴纳“五险一金”(医疗险、生育险、养老险、工伤险、失业险和住房公积金),其中个人负担部分按照缴纳比例由学员个人承担。
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就业单位、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签订三方培训协议。培训期间就业单位承担培训对象基本工资(指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以及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费用等支出。
(四)生活补助
严格执行国家及河北省相关补助政策,并优先保障社会学员,培训期间随上级政策及医院实际做合理调整。
(1)社会学员按出勤情况提供生活补助:基本生活补助2500元/月,按学历给予基础绩效(本科1000元/月,研究生1500元/月)。
(2)外单位委托培训学员和本单位学员按出勤情况提供生活补助2500元/月。
(3)二年级起各类学员增加年级补助(二年级200元/月,三年级500元/月)。
(4)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至培训基地的社会学员及委托培养学员根据出勤及月度考核结果培训基地给予500元/月奖励绩效。
(5)就餐补助150元/人/月。
(6)经主管部门考核能够独立值班后,由培养科室发放科室奖励绩效及夜班费。
以上补助不含河北省对面向社会招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及部分紧缺专业受单位委派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给予的补助。2024年河北省对面向社会招收的住培学员给予的补助标准为:650元/月/人。
面向社会招收人员,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各项补助及奖励合计(税前,且不含培养科室发放的奖励绩效和夜班费):
第一年最高可达5.7万元至7.0万元;
第二年最高可达6.0万元至7.2万元;
第三年最高可达6.3万元至7.6万元;
外单位委培学员,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各项补助及奖励合计(税前,且不含原单位基本工资、基础绩效及培养科室发放的奖励绩效和夜班费):
第一年最高可达3.7万元至5.0万元;
第二年最高可达4.0万元至5.2万元;
第三年最高可达4.3万元至5.6万元。
(五)紧缺专业优惠政策
按照河北省下发招生计划紧缺专业设定科目:全科、急诊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病理科、重症医学科,每个紧缺专业补助500元/人/月。
(六)住宿情况
免费提供住宿,每间宿舍6-8张床。宿舍配备有空调,提供有热水、淋浴等设施。
(七)管理政策
学员需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和培训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培训基地统一管理、培训及工作安排,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培训和工作任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注册的学员,需注册在住培基地,不能注册在外单位。培训时长36个月,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技能、专业理论、人际沟通等,重点提高临床诊疗能力。经国家统一培训考核合格,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因学员原因不能完成正常工作和培训任务,或严重违反培训基地规章制度,或因健康问题不适于继续培训者,学员应按培训基地要求履行退培手续。
在培训期间,可报名参加河北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等高校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班,如通过相应的考试和论文答辩者,可申请医学硕士学位。
三、计划及专业
四、招收对象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包括港澳台地区)。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医学事业,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无不诚信记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要求。
4、委托培养学员必须取得委托单位同意。
5、学员应取得临床(或口腔)医师资格证书或具备考取前述资格证书的条件,教育部认定的全日制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优先。
6、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招收不具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的人员,不招收所学或所从事专业为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类专业的学员或持有上述医师资格证书的学员,不招收违约订单定向医学生。
7、已接受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含专硕),再次报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不再享受中央资金、省级资金补助,由住培基地进行适当补助。
五、招收范围
1、省内医疗机构2020年以后毕业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合格证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
2、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本科(全日制5年本科,含统招专升本)及以上学历、具有医学学士以上学位人员(需具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资格);
3、全科专业仅限河北省2025年毕业的西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报名,不招收违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六、工作程序
招收工作按照网上报名、现场确认、考核录取、公示报到等程序进行。
报名时间:2025年7月15日00:00时至7月20日24:00时(以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综合管理平台公告为准)。报名人员可选择一个培训基地的3个专业报名,未来将根据实际招收情况组织多批次报名、录取。
1、网上报名
报名人员登录河北省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平台选择“西医住培”进行网上报名。
网址:https://he.mvwchina.com
(1)点击“注册”-“新学员”,填写个人信息后,点击“确认注册”后注册成功。(用户名为注册时所填写的手机号,登录密码由个人设置。已注册的学员使用原来设置的账号和密码可正常登录。);
(2)注册完成后,系统首次默认直接登录,再次登录时输入注册时所填写的用户名(手机号)、密码,点击登录;
(3)登录系统后可查看报名时间和招收计划;
(4)点击“填写报名表”,填写并上传照片后,点击提交;
(5)点击打印报名表。
2、现场确认
(1)现场审核时间:2025年7月22日9:30-11:00
(2)提交材料:《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报名表》一式一份;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如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需携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原件审核后返还本人;单位委托培养人员提供《同意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明》(附件1),2025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需携带《2025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及同意报考证明》(附件2)。
(3)现场审核地点:保定市莲池区长城北大街320号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总院区西配楼4楼会议室
3、考核
(1)考核时间:2025年7月24日 14:00-17:00
(2)考核地点:保定市莲池区五四东路443号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区眼耳鼻喉大楼15楼技能中心
按照报名填报志愿的顺序,根据面试+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测评结果择优录取。基地录取结束后,新招生培训对象需在7月27日24:00前登录管理平台点击“录取确认”键,完成录取程序,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录取。
4、公示报到
公示: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心统一公示。
报到:新招生培训对象于9月1日前进入培训基地接受培训,并作为享受有关财政补贴资金的依据。
5、注意事项
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同时向招收单位请假,并在报到后顺延相应培训时间,无故逾期五个工作日不报到者,取消培训资格。培训招收工作结束后,由省卫生健康委将培训招收结果向社会公示,并于9月30日前将年度实际招收情况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备案。
七、专业基地简介
(一)全科专业基地
全科基地有3个全科医疗科,拥有床位126张,基地目前有西关社区、五四路社区两个基层基地。年门诊量8万余人次,住院量5万人次。全科基地是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教学能力强的师资团队,师资队伍中具有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9名,主治医师1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自2015年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来,已培养毕业住培学员39人,3年来住培结业通过率为100%。
在省技能竞赛中教师多次获河北省门诊教学一等奖、国家优胜奖,三等奖,教学查房二等奖,小讲课二等奖的好成绩。规培医师多次获河北省临床技能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单项奖。
全科医学科是面向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涉及慢性病、老年病,各内科系统疾病等多病种、多专业。我们以培养全面胜任社区医疗及管理工作的综合型素质人才”为目标,胜任力为导向,采取“专科与全科穿插、医院与社区同步”、“全科定需求,专科供内容”等多种形式构建了院内全科医学整体教学体系。全科基地教学管理体系健全、规范,实行分层递进的培养模式,通过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以及组织全科专题讲座、学员自主学习等,帮助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我院全科基地门诊量大,病种多,住院病人多,能够满足全科规培医师的培养要求。
(二)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1年,是河北省成立最早的重症专业科室。经过20年的磨炼与积累,学科现为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为一体的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专业基地。我院重症医学科目前共四个病区,共开放床位60张。科室承担着全市大部分危重病患的集中监护与救治工作,参与“非典”、汶川地震、张家口爆炸事件、河北省禽流感、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重症医学科多次获得省市表彰,并于2020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科室配备有体外膜氧合器1台、床旁血滤机7台、呼吸机80台、高流量湿化治疗仪13台、主动脉球囊反搏仪1台、超声设备4台、 纤维支气管镜5条、血气分析仪4台、 PICCO2监测设备5台及多台输注泵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为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危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科室开展ECMO、经皮气管切开术、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双重血浆置换技术、人工肝技术、重症超声、精准气道管理、俯卧位通气、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监测、床边盲插空肠管技术等先进的诊疗技术。近几年来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10余篇,SCI 2篇,出版专著多部。
(三)病理科专业基地
病理科拥有建筑面积 1900余平米,设有二代测序室、PCR实验室,流式细胞检测实验室、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室、FISH检测实验室、细胞学实验室等。拥有二代测序仪、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流式细胞仪、PCR扩增仪、半自动免疫荧光检测系统、液基细胞制片系统、冰冻及石蜡切片机、全自动组织脱水仪、全自动病理图文分析系统,10人共缆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病理科现为“河北省分子病理与肿瘤早期诊断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河北省医学重点专科”以及“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同时也是河北医科大学及承德医学院病理硕士培养点以及国家级规培基地。2019年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河北省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李翀专家工作站)”。和浙江大学转化医学产学研院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病理科共获省、市级科研奖励 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病理科专业基地拥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住培指导老师13名,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病理诊断及教学经验。基地根据专业特色建立体系化课程,病理专业阅片库,分层次螺旋式培养住培学员,提高学员胜任力。住培结业通过率为100%,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100%。
基地始终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理念,重视病理亚专科建设与发展,在诊断上做到了专而精。每年组织学外检量 6 万余例,细胞学3万余例,病源充足,病种丰富,完全能够覆盖规培教学大纲需求。基地教学按照规培大纲,由各亚专科带教骨干进行体系化授课。基地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层递进的方式带教,教学内容丰富,每周均有小讲课、教学病例讨论、教学会诊阅片、技能操作带教等。设立了专门的电子病理规培阅片库,便于教学、考核;学员定期进行文献汇报、病例分享,便于拓宽学员学习思路;同时具有完善的质量反馈体系,便于对学员进行个体化培训。本专业基地的规培医师根据平时表现和工作量情况,每个月会有另增加的绩效补助。
(四)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
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有1个病区和1个技术组,编制床位数87张(含协同基地),是保定市重点学科,科室整体实力雄厚,师资梯队健全,拥有正高级人员3人,副高级人员12人,中级职称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基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采取基础培养+放射肿瘤专科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全程一对一负责,螺旋式教学。自2016年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共培养住培学员8人,结业考核通过率100%。
2023年的收治病人4754人,年门诊量25916人,病种涵盖头颈部肿瘤、纵膈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直肠癌、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淋巴瘤等,高于国家规定的住培基地病种、病例数要求。科室目前有美国Varian Vital beam直线加速器1台、瑞士Elekta直线加速器1台、Eclipse计划系统3套、Pinnacle计划系统3套、飞利浦大孔径CT定位机1台、近距离后装治疗机1台、微波肿瘤热疗机2台、质子治疗系统、伽马刀等大型设备,能开展3D-CRT、IMRT、VMAT、IGRT、SBRT、质子治疗、腔内后装放射治疗、肿瘤热疗等技术,在保定市处于领先地位。
(五)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
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包括康复医学一科、康复医学二科。开放床位51张,设有康复医学门诊、康复住院病房、康复治疗区。为保定市医学重点学科。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设施全面,人文关怀服务周到。拥有3名导师,指导医师9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名,均在北京、浙江、武汉等多地进修学习,临床经验丰富、业务熟练、带教能力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基础上,本基地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培训细则,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和职业素养优良的康复科医师为目标,制定理论及实践密切结合、规范全面的培养方案。坚持对学员实行针对性、分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训质量,严格规范化管理,紧抓临床实践细节,历年住培学员均以优异成绩通过住培结业考核,住培结业通过率100%。
培养科室可开展各种急慢性患者及老年患者为主的神经系统、骨科、内科、妇产及重症等疾病的相关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能够完成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吞咽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中医康复治疗以及认知、平衡评估治疗。
(六)口腔全科专业基地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口腔全科基地是国家级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保定市口腔医学重点学科、保定市口腔医学重点专科。口腔全科专业基地拥有牙科治疗椅41台、病床25张,科室现有医师34名,护士33人。住培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有正高4名,副高11名,主治医师20名,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承德医学院硕士生导师1名。临床住培指导医师22名,均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已培养住培毕业生27人。
科室医护团队技术精湛,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基地主任杨红珍主任医师是河北省口腔医师协会保定口腔医师分会主委,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取得突破性发展,形成合理的医疗、教学、科研人才梯队。科室多次派遣人员于国内顶尖领先的口腔专业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河北省口腔医院等。口腔科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如莱卡显微镜、激光治疗仪、超声骨刀、种植牙机、多功能颌架、牙科手术动力系统等。诊治范围包括颌面外科良恶性肿瘤、创伤、骨折、整形、唇腭裂、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修复、正畸、种植牙、儿童牙病等,率先在保定市开展多项新技术,深受社会认可。科室学术氛围浓郁,在国内外期刊发表SCI、核心论文近百余篇,多次荣获各级科研奖励,同时承办国家级、省、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有效带动了保定地区口腔医疗水平的发展。
(七)耳鼻喉科专业基地
耳鼻咽喉科是保定市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开放床位86张,医疗技术与教学师资实力雄厚,拥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2人、硕士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临床教学指导医师8人,指导医师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自2015年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来,培养住培学员2人。
耳鼻咽喉科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年住院量2000余人,年手术量1500余台。拥有手术显微镜、STORZ数字摄像系统、CO2激光、美敦力动力系统、等离子射频消融、进口电子纤维喉镜、SRM-BPPV,纯音听阈测定、声导抗、眼震电图、双温实验、红外线眼震观察仪、听觉诱发电位、耳蜗电图、转椅实验、晕动病治疗、耳鸣治疗设备,能够满足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
是保定市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是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全国眩晕医学专科联盟单位、全国耳鼻咽喉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河北省耳鼻咽喉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是保定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八、联系方式
保定市莲池区长城北大街320号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科教处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312-5976906
QQ群:1034829249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附件一、附件二》下载方法